從「有冇用」到「有冇感」:香港公司禮品訂製的升級提案

香港企業在公司禮品訂製上的慣性思維,往往環繞在「實用」與「實際」兩個標準上。充電器、記事簿、環保袋,這些物品固然方便派發、人人適用,但在收禮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卻愈來愈稀薄。長久以來,企業禮品的設計被功能主導,而忽略了另一層同樣重要的因素——情感。

要讓公司禮品真正成為品牌文化的延伸,其實不必大幅增加成本,只要稍作調整,就可以讓這些禮品擁有更多屬於「人」的溫度。首先,公司可以從只印 Logo 的標準做法,轉向加入「內部人懂」的識別語言。印在筆記簿上的,不再是冷冰冰的商標,而可以是一句辦公室流行語、一句部門暗號,甚至是一句過去專案中的名句,例如「Zoom 多個啦」、「老闆:今晚真係唔駛OT。」。這些搞笑內容更能引發共鳴。

在選物上,企業可以繼續選擇實用物件,但加入更細緻的處理。例如一個保溫杯,加上員工英文名縮寫與專屬符號,便能由「雜物」升級成「個人標記」。同時,對於參與重要專案的團隊,不妨訂製一件「任務完成紀念品」,如小襟章、印有團隊搞笑口號的T恤。這些物品未必日常使用,但卻可能永遠不會丟掉,因為那是「只屬於我哋」的證據。

本地元素也值得擁抱。不少企業已開始與香港插畫師合作製作帶地道風格的禮品,例如紅白藍袋改造、插畫利是封。這些設計比一般禮品更有文化感,也更容易被記得。傳統節慶的送禮方式亦可重新包裝,例如中秋不一定送月餅盒,亦可送上茶藝體驗包裝與一張小詩卡,新年不只送利是封,亦可附上一套「新年占卜卡」,既有祝福,也多一點互動感。

香港企業一向以效率見稱,但當員工越來越追求文化感與參與感時,公司禮品若仍停留在功能主導,很容易錯失傳遞品牌精神的黃金機會。在這個時代,最有價值的公司禮品訂製,不是「有冇用」,而是「有冇感」。

Previous
Previous

本地紅白藍袋文化 × 公司禮品訂製

Next
Next

港式體面與實際並重:香港公司禮品訂製實例解析